• 大五人格简版问卷
  • 方法
    • 经验·体会·领悟
    • 工具支持
    • 咨询经历
    • 书评与书摘
  • 关于我们
    • 关于“拖延症”
    • 关于高地清风
    • 媒体报道
    • 作品
      • 公开课
      • 著作
      • 译作
      • 译言合作|ADHD
      • 译言合作|拖延症
    • 活动
      • 《拖延心理学》读书会
      • 《终结拖延症》译场
      • 水空影团体咨询
      • 心理成长电影沙龙
      • 支线活动
      • 线上活动
  • 历史文章

战拖与新自我管理

以「拖延症」为起点的自我管理和内心成长


专栏|我要好起来

我是怎样好起来的(三)

2011-12-09 由 我要好起来 16 条评论

我是谁

如果这样平静美好的状态继续下去,如果我可以一路淡定明智,是否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我,名叫“我已经好了”?

随着自我探索的深入,我拖延的深层机制——强烈的内心冲突,也渐渐浮出了水面。精神分析家霍妮做过一个经典的比喻:(神经症患者)就像在开车时同时踩住了油门和刹车,结果是外表毫无动弹,内心早已精疲力竭。我的拖延,可以说是现实、稳定、追求完美和安全的我,与理想化、不安分、喜欢独特和冒险的我之[……]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7,614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我是怎样好起来的(二)

2011-12-07 由 我要好起来 19 条评论

从量变到质变

刚刚来到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尤其在看了“完美是个梦”的帖子之后,我颇振奋了几日。记得在那个周末,我一如既往地在家加班,但是破天荒地在周六完成了原本在周日晚10点之后才会正式开始的工作,这真是一个完美的开始,我将就此好起来!然而这一针鸡血的效果过得太快,在病床上度过了那个倒霉的周日之后,我又回到了死气沉沉的日子里。这就是生活,不过我难以接受。我当时还像其他人一样坚信拖延只是个[……]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22,050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我是怎样好起来的(一)

2011-12-05 由 我要好起来 10 条评论

《全球商业经典》编辑导读:人们常说,分娩过的女人才了解疼痛的感觉,抑郁过的人才知晓绝望的滋味,感同身受只是一句谎言。一位曾经的拖延症患者的自白,或许才是我们理解拖延症最直观的方式。

经(我)鉴定,一个正在好起来的“拖延症患者”大致处于如下状态:1、无须特别痛苦挣扎或不必要的熬夜就能完成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2、对重要而且确实想做的事(同一时期不超过3件),能够调动精力和资源在大致期限内完成[……]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36,836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一种简单易行的正面思维训练方法

2011-08-08 由 我要好起来 9 条评论

 

一年多前的旧文,原帖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624265/?start=100

今天翻看时,觉得有很多想更正补充的,先不完美主义,放出来再说。如下:

 

·如何进行自我分析 之 伯恩斯三栏法· 2010年3月

 

 

时隔半年多以后,开始重读《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近两[……]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7,110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全心迎接改变

2010-07-15 由 我要好起来 7 条评论

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个小组的人,都想改掉拖延的恶习,但是,这远不只是一个习惯或行动力的问题。实际上,拖延只是我们的众多问题中的一个而已,而克服拖延的过程正是一个全面反思我们的价值观、思维模式的时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自己:我是真心想要改变吗?我真的决定放弃固有的思维和观念了吗?

我是去年5月发现的这个组,之后的5个月里,我断断续续地看了几本书,虽然认同书中的不少观点,但始终觉得无法应用到实践中去,[……]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2,604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关于逃避

2010-06-23 由 我要好起来 2 条评论

拖延,很大一部分动机就是为了逃避,这个大家都清楚。那么,我们到底在逃避什么呢?

很多人会说,是逃避现实。那么,这个现实是什么呢?或者说,为什么现实让人不能接受呢?

以我研究生阶段为例好了。我知道我在逃避,我痛恨我的逃避,我把我逃避的这个现实称之为“社会”或者“人生”。这个想法,除了让我对“社会”、“人生”更加恐惧之外,对我的状况没有任何帮助。“社会”或“人生”是我对我不愿面对的东西贴上[……]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2,514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关于迟到(1)

2010-06-23 由 我要好起来 1 条评论

迟到是我的老毛病了。每天上班总要迟那么几分钟,我已经把起床的时间不断地提前了,可是出门的时间总是差不多的,真的很郁闷~

上个月几乎天天迟到,领导也怒了,我决定好好的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迟到?

首先,就像上面的帖子说的,我对时间的概念不现实,我天真地认为起床后30分钟就能出门,血淋淋的实践经验告诉我,我根本做不到。在我不愿减少任何一项出门前的程序的前提下,我必须计算并控制每项事务所需的时[……]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2,194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关于时间感

2010-06-23 由 我要好起来 暂无评论

你知道现在几点了吗?

我看到《拖延心理学》里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心里一惊。

《把时间当做朋友》和《奇妙的一生》里也反复强调,时间对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一秒钟都是一样长,哀叹时间过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一种错觉,人应该调整自己以适应时间。

然而,我一直活在自己的时间概念里,用拖延的方式来抗拒时间的流逝,拒绝长大。

我常常为某件事需要花一整天时间而吓到于是拖延,也常常安慰自己我还有一[……]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714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从“站起来”开始

2010-06-21 由 我要好起来 2 条评论

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个人的经验。

我经常一窝在沙发上看片就起不来了,一部接一部地看,连wc都不愿去。比如:晚上8点的时候,我计划把屋子收拾一下,然后美美地洗个澡,找好明天穿的衣服,在11点上床睡觉。但是一想到打扫啊收拾啊都好麻烦,除了点点鼠标换下一步片之外,直到11点我还是丝毫没动。

现在每当这种时候,我不会再要求自己赶紧打起精神“去打扫!”、“去洗澡!”,而只是对自己说:“站起来!只要站[……]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2,800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我要好起来的拖延简史

2010-06-21 由 我要好起来 1 条评论

我爸妈都是急脾气,尤其我妈,做家务不仅快,声儿也大,打破点东西是常事。以前在家吃饭时,我还没吃完,我妈就已经把洗碗盆搬到桌上边洗边等我,我的碗就是她洗的最后一个碗。当然我的拖拉也被她念了二十多年了,还顺带要捎上我外婆,说“你咋跟你外婆一个样呢,一点都不像我”云云。(合着这毛病是隔代遗传。不过我外婆做事比我妈精细得多,也没那么大声儿,也不打碎东西)

在我妈眼中我虽然是个拖死鬼,实际上,我真正的[……]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2,272  分类: 经验·体会·领悟 标签: 专栏|我要好起来

拖延症是一所大学。以此为起点,真正的自我管理和内心成长,才刚刚开始。

而在探索的终点,我们发现了「新自我管理」。

理念

新自我管理以 高敏感性/高创造力人群 为首选适用者,倡导以下理念:

  • 个性化自我管理:测量人格数据,量体裁衣生成自我管理方案,拒绝千人一面。战术性、短暂地做与性格相反的事。
  • 内驱动自我管理:以价值观/意义/兴趣来驱动,而非压力/焦虑感驱动,兼顾成就和心理健康,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 人性化自我管理:接纳人有情绪的一面,与 AI 分工,而非排斥情绪,把人当做机器。用正念应对情绪,跳出头脑和想法,回到身体和当下。
  • 低能耗自我管理:反对自我压抑式的全局自律,追求精准自律。借助节点和容器,让自律少而精,减少自我损耗。

高敏感性-高创造力人群也是典型的高功能拖延人群。目前来看,真正能帮人应对拖延的长效方法,都体现出了新自我管理的特点。

⚠️特别说明:

本站早期文章观点,可能与2017年以后理念有所出入,以2017年以后为准。出于档案意义,我们目前选择保留旧文,敬请留意文章日期。

核心作者及专业支持

高地清风

  • 战拖会、战拖成长学院创始人
  • “拖延症”一词定义者
  • 国内首位拖延症咨询师
  • 战拖成长学院首席讲师

 

Jade Zhou (我要好起来)

  • 正念减压(MBSR)合格师资
  • 正念认知疗法(MBCT)教师
  • 接纳承诺疗法(ACT)咨询师
  • 战拖会(战拖成长学院前身)创始成员

更多

亦可参考

战拖成长学院的公众号:zhantuohui

  • 微博:@战拖与新自我管理
  • 微博:@拖延症咨询师高地清风
  • 知乎:高地清风的回答
  • 豆瓣专栏:战拖新知
  • 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

故事

  • 我是怎样好起来的(1)、(2)、(3)
  • 拖延“症”去哪儿了
  • 对抗拖延症,也可以试试猛药
  • 一个月前忐忑,一个月后收获(1)、(2)
  • 我终于告别空谈,能行动了(1)、(2)、(3)
  • 战胜了拖延症,却迎来了意外的烦恼
  • 在职妈妈,终于战胜拖延症(1)、(2)

最新

  • 欢迎报名《幸福的陷阱》免费视频读书会
  • 疫情期间,正念这样帮到我 | 深度
  • 「吸引力法则」算不上邪教,但面临实验质疑
  • 正念真能「解决要做的事情」吗?| 深度
  • 正念行动力:即使困得不行也能迅速起床 | 体验

评论

  • 正在加载...

入门

大五人格
自由特质
自我决定
具身认知

接纳承诺
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

详细说明请参考豆列:
新自我管理基础:普通人的入门书

盟友

  • 开智学堂
  • 湛庐文化

致敬

  • Paul Costa
  • Robert McCrae
  • Brian Little
  • Edward Deci & Richard Ryan
  • Jon Kabat-Zinn
  • Mindfulness China
  • ACT & ACBS
  • Steven Hayes
  • ACT Matrix
  • Robyn Walser
  • Russ Harris
  • Peter Gollwitzer
  • Gabriele Oettingen
  • Timothy Pychyl: Don't Delay
  • Margaret Lobenstine
  • KnowYourself
  • Joseph Campbell
  • SpaceX

致谢

  • Tory Higgins
  • iProcrastinate Podcast
  • 祝卓宏
  • 各色科技
  • 简单心理
  • Ann Graybiel
  • Investigate Ingress
  • Jeremy Dean
  • Heidi Grant Halvorson
  • 哈佛商业评论
  • 果壳心理

参考

  • Carson Tate
  • Elizabeth Grace Saunders
  • Scott Young
  • 邹鑫
  • 战隼
  • 李参
  • 李长太

备案

  • 京ICP备11037275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991号

版权所有 © 2010-2022 战拖与新自我管理. 京ICP备11037275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991号

Omega WordPress 主题开发: Them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