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五人格简版问卷
  • 方法
    • 经验·体会·领悟
    • 工具支持
    • 咨询经历
    • 书评与书摘
  • 关于我们
    • 关于“拖延症”
    • 关于高地清风
    • 媒体报道
    • 作品
      • 公开课
      • 著作
      • 译作
      • 译言合作|ADHD
      • 译言合作|拖延症
    • 活动
      • 《拖延心理学》读书会
      • 《终结拖延症》译场
      • 水空影团体咨询
      • 心理成长电影沙龙
      • 支线活动
      • 线上活动
  • 历史文章

战拖与新自我管理

以「拖延症」为起点的自我管理和内心成长


书评与书摘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七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七章 喷发状态

喷发状态:你可以学习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从而以天才或接近天才的水平去从事工作。

喷发状态的特征:平静集中能量、延展时间、对新创意的欣喜、灵活地避免或解决问题以及增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身心上的健康、充沛的精力以及放松警觉,都被归因于这些状态。

它确实是可以学会的。

你要创造性地工作,那么大脑中的批判与逻辑功能(通常被归因于左半球)必须暂时被搁置起来,让创[……]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099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六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六章 逆向日程表

只有工作才能减轻你的焦虑。
逆向日程表要求你以开始时仅30分钟的时间为目标。
当你全神贯注的时候,30分钟是可以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所有时间。
这些聪明的、博士生级别的人类行为学学生都在苦苦地挣扎,那是因为他们一点也不知道如何去理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
高效者也需要制度:既然斯金纳都得运用一种制度,那我也一样。
逆向日程表:以星期为单位日程计划表,其中包括一些坚[……]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098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五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五章 克服行动的障碍

三大障碍及其克服:
·无从下手的感觉——三维思维与逆向日程
·对失败与缺憾的担忧——忧心处理
·对完不成任务的担忧——坚持不懈地开始

逆向日程从项目的整体最后期限开始,然后一步一步地往回推演,直到你现在所处的能够集中精力着手开始的地方。

当你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就要立即运用逆向日程。
当你一路上完成多个次级目标时,除了对项目有着更强的掌控感之外,你还能[……]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251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四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四章 无忧休闲,高质量工作

“拒绝享受现实的生活”是我们所能涉及的拖拉问题中最为悲剧性的一面。

我们需要用无忧休闲来让自己的身心一次次地恢复生机。

拖延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停滞不前”,只有一个微弱的希望:某一天他们会变得有序而成功,从而可以真正地享受生活。(笔记者注:这是一个幻想,除非自我改变,否则不会有转机)

工作狂和拖拉者在没有工作的时候都心怀内疚。

如果知道工作不会[……]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119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三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三章 怎样进行自我对话

学会一种语言,使你不必再与自己、与那些你觉得控制着你的人之间发生冲突。

“我选择”、“我决定”、“我愿意”这样的信息,能把能量导向一个单一的目标,并使个人对其结果负起明确的责任。

用一种关注而非责备、关注选择而非“不得不”、关注“是”而非“应该是”的语言同自己对话。

选择的力量——“不得不”与“想要做”之外的“第三个选项”。

(通过主动选择,)压[……]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263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二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二章 拖拉是如何进行的

我们都需要有人时不时地当头棒喝,把我们从惯常的模式中惊醒,逼着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然后激发我们提出新的疑问,而这些疑问可能会引出另外一些正确的答案。(罗杰•冯•欧克)

像一位人类学家那样,记录下外族文化的行为和仪式,而不加以评判。给三天中的每一种活动做一个记录。

拥有太多紧急事项,意味着时间管理水平不够,也意味着逃避了长时间过后才有所回报的真正重要的事情[……]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139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第一章)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第一章 为何拖拉

我们真正的痛苦,来自于因耽误而产生的持续的焦虑,来自于因最后时刻所完成项目质量之低劣而产生的负罪感,还来自于因为失去人生中许多机会而产生的深深的悔恨。

即时习惯策略的视角并不认为懒惰、缺乏条理或其他什么性格缺点是造成你拖拉的原因。这种视角同样不接受“常人生来即懒惰,需要有压力去激励他们”的观点。

即时习惯策略基于马丁·塞利格曼博士的积极心理学,……(后者被认为是)代[……]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309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胜拖拉》摘抄笔记(前言)

2010-05-28 由 战拖成长学院 暂无评论

原帖地址: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076294/

“维持一种恶习,比赡养一个家庭更要消耗一个人的精力。”
——笔记者题记

新版序言
自1989年本书首次出版以来,世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网冲浪、即时通信、电子邮件和
手机的使用,让能够分散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

前言
即时习惯策略基于这样的事实:在生活中,你对一些轻[……]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1,564  分类: 书评与书摘 标签: 笔记|战胜拖拉

战拖书籍推荐帖

2010-05-27 由 我要好起来 1 条评论

此处暂停更新战拖书籍。

我们会在这个帖子里继续提供和更新荐书: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1610392/[……]

阅读全文 »

阅读次数: 3,696  分类: 书评与书摘
« 上一页 1 … 5 6

拖延症是一所大学。以此为起点,真正的自我管理和内心成长,才刚刚开始。

而在探索的终点,我们发现了「新自我管理」。

理念

新自我管理以 高敏感性/高创造力人群 为首选适用者,倡导以下理念:

  • 个性化自我管理:测量人格数据,量体裁衣生成自我管理方案,拒绝千人一面。战术性、短暂地做与性格相反的事。
  • 内驱动自我管理:以价值观/意义/兴趣来驱动,而非压力/焦虑感驱动,兼顾成就和心理健康,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 人性化自我管理:接纳人有情绪的一面,与 AI 分工,而非排斥情绪,把人当做机器。用正念应对情绪,跳出头脑和想法,回到身体和当下。
  • 低能耗自我管理:反对自我压抑式的全局自律,追求精准自律。借助节点和容器,让自律少而精,减少自我损耗。

高敏感性-高创造力人群也是典型的高功能拖延人群。目前来看,真正能帮人应对拖延的长效方法,都体现出了新自我管理的特点。

⚠️特别说明:

本站早期文章观点,可能与2017年以后理念有所出入,以2017年以后为准。出于档案意义,我们目前选择保留旧文,敬请留意文章日期。

核心作者及专业支持

高地清风

  • 战拖会、战拖成长学院创始人
  • “拖延症”一词定义者
  • 国内首位拖延症咨询师
  • 战拖成长学院首席讲师

 

Jade Zhou (我要好起来)

  • 正念减压(MBSR)合格师资
  • 正念认知疗法(MBCT)教师
  • 接纳承诺疗法(ACT)咨询师
  • 战拖会(战拖成长学院前身)创始成员

更多

亦可参考

战拖成长学院的公众号:zhantuohui

  • 微博:@战拖与新自我管理
  • 微博:@拖延症咨询师高地清风
  • 知乎:高地清风的回答
  • 豆瓣专栏:战拖新知
  • 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

故事

  • 我是怎样好起来的(1)、(2)、(3)
  • 拖延“症”去哪儿了
  • 对抗拖延症,也可以试试猛药
  • 一个月前忐忑,一个月后收获(1)、(2)
  • 我终于告别空谈,能行动了(1)、(2)、(3)
  • 战胜了拖延症,却迎来了意外的烦恼
  • 在职妈妈,终于战胜拖延症(1)、(2)

最新

  • 欢迎报名《幸福的陷阱》免费视频读书会
  • 疫情期间,正念这样帮到我 | 深度
  • 「吸引力法则」算不上邪教,但面临实验质疑
  • 正念真能「解决要做的事情」吗?| 深度
  • 正念行动力:即使困得不行也能迅速起床 | 体验

评论

  • 正在加载...

入门

大五人格
自由特质
自我决定
具身认知

接纳承诺
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

详细说明请参考豆列:
新自我管理基础:普通人的入门书

盟友

  • 开智学堂
  • 湛庐文化

致敬

  • Paul Costa
  • Robert McCrae
  • Brian Little
  • Edward Deci & Richard Ryan
  • Jon Kabat-Zinn
  • Mindfulness China
  • ACT & ACBS
  • Steven Hayes
  • ACT Matrix
  • Robyn Walser
  • Russ Harris
  • Peter Gollwitzer
  • Gabriele Oettingen
  • Timothy Pychyl: Don't Delay
  • Margaret Lobenstine
  • KnowYourself
  • Joseph Campbell
  • SpaceX

致谢

  • Tory Higgins
  • iProcrastinate Podcast
  • 祝卓宏
  • 各色科技
  • 简单心理
  • Ann Graybiel
  • Investigate Ingress
  • Jeremy Dean
  • Heidi Grant Halvorson
  • 哈佛商业评论
  • 果壳心理

参考

  • Carson Tate
  • Elizabeth Grace Saunders
  • Scott Young
  • 邹鑫
  • 战隼
  • 李参
  • 李长太

备案

  • 京ICP备11037275号-4
  •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991号

版权所有 © 2010-2021 战拖与新自我管理. 京ICP备11037275号-4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991号

Omega WordPress 主题开发: Them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