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开始写论文、做项目之前总喜欢收拾屋子?
首先,这通常是一种逃避行为。逃避的不光是眼前预计艰苦、耗时、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任务,更是与这一任务相关的各种想法,如”我毕不了业了“、”我水平真差“、“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啊啊啊啊”……和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包括焦虑、自责和自戕的冲动等等。 为什么要用收拾屋子的行为来逃避呢?也许因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暂停思维有一定效果,而且这些事情看上去都很小,”花不了多少时间“,不像其他娱乐行为容易带来负疚[……]
首先,这通常是一种逃避行为。逃避的不光是眼前预计艰苦、耗时、短期看不到收益的任务,更是与这一任务相关的各种想法,如”我毕不了业了“、”我水平真差“、“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啊啊啊啊”……和由此带来的各种负面情绪,包括焦虑、自责和自戕的冲动等等。 为什么要用收拾屋子的行为来逃避呢?也许因为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对暂停思维有一定效果,而且这些事情看上去都很小,”花不了多少时间“,不像其他娱乐行为容易带来负疚[……]
网友提问:本人从未发表任何文章,近期由于领导提携,需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领导寄于很大期望,希望能写出SCI级别的英语论文。我觉得难以完成,救命!
我的回答:
我对“SCI级别的英语论文”很不熟,简单谈谈自己对“天降大任”的看法:
首先,去了解你的任务,跟熟悉这个话题的人聊一聊,很多时候,在你看得见的标准和要求之外,存在很多看不见的经验和技巧,向写过”SCI级别的英[……]
我是谁
如果这样平静美好的状态继续下去,如果我可以一路淡定明智,是否会成为一个完美的我,名叫“我已经好了”?
随着自我探索的深入,我拖延的深层机制——强烈的内心冲突,也渐渐浮出了水面。精神分析家霍妮做过一个经典的比喻:(神经症患者)就像在开车时同时踩住了油门和刹车,结果是外表毫无动弹,内心早已精疲力竭。我的拖延,可以说是现实、稳定、追求完美和安全的我,与理想化、不安分、喜欢独特和冒险的我之[……]
从量变到质变
刚刚来到豆瓣“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尤其在看了“完美是个梦”的帖子之后,我颇振奋了几日。记得在那个周末,我一如既往地在家加班,但是破天荒地在周六完成了原本在周日晚10点之后才会正式开始的工作,这真是一个完美的开始,我将就此好起来!然而这一针鸡血的效果过得太快,在病床上度过了那个倒霉的周日之后,我又回到了死气沉沉的日子里。这就是生活,不过我难以接受。我当时还像其他人一样坚信拖延只是个[……]
《全球商业经典》编辑导读:人们常说,分娩过的女人才了解疼痛的感觉,抑郁过的人才知晓绝望的滋味,感同身受只是一句谎言。一位曾经的拖延症患者的自白,或许才是我们理解拖延症最直观的方式。
经(我)鉴定,一个正在好起来的“拖延症患者”大致处于如下状态:1、无须特别痛苦挣扎或不必要的熬夜就能完成最基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2、对重要而且确实想做的事(同一时期不超过3件),能够调动精力和资源在大致期限内完成[……]
一年多前的旧文,原帖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9624265/?start=100
今天翻看时,觉得有很多想更正补充的,先不完美主义,放出来再说。如下:
·如何进行自我分析 之 伯恩斯三栏法· 2010年3月
时隔半年多以后,开始重读《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