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维出奇兵,巧妙攻克拖延症

《拖拉一点也无妨》推荐序 

“幸亏那天我滚了”

许多年以后,如果我们战拖QQ群里的某位成员,回想起那个遥远的下午,他可能会充满感激地总结陈辞:“幸亏那天我滚了。”

那天下午,这位成员焦虑地出现在群里,问了一个无数人中枪的问题:“明天就要考试了,可我还没看过书,怎么办?”

他说:“我现在家里,桌子一团乱。我是应该先收拾桌子呢?还是应该先看书?如果直接看书,估计一会儿就会走神,桌子太乱了;如果先收拾桌子,那会不会也是一种拖延?”

你觉得他应该先收拾桌子还是应该先看书呢?

在讲课的时候,我经常把这个案例讲给大家听,然后让大家判断,到底是先收拾桌子还是先看书。大部分时候,举手的比例是一比一。
然后我会问那些认为“应该先收拾桌子”的同学:“你真心觉得,收拾完桌子以后,就能去看书了吗?”
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面临着一件让你焦虑的事情,那些平常觉得枯燥无聊的琐事,突然变得无比可爱?——桌子收拾完了,扫一下地吧!地面太脏了,实在不能忍了!——地也扫完了,擦一下窗户吧!上次擦窗玻璃还是两年以前了,这两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实在不能忍了!

如此来看,先看书还是先收拾桌子,的确是个两难的处境。就在这时,群里有个资深的“战友”骂醒了那位同学:“你就滚!你现在就滚下你的QQ,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滚到一个自习室里,滚一下午一晚上,明天你就能考过了!”
那位同学也真是挺乖的。他就滚下了QQ,滚下了网络,滚出了他的家,滚到了一个自习室里,滚了一下午和半个晚上的自习,第二天下午滚到了考场里,于是就把这次考试给滚过了。

所以他可能会在追忆往事的时候这样总结:“幸亏那天我滚了。”

生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在试图专心的时候,都要面临重重的干扰,都要面对分心的诱惑。如果要做的“正事”又不是那么容易,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不是那么有价值,或者不是那么及时地得到回报,我们就很容易分心,转向能更快完成、更有趣味的事情上。这个,跟“水往低处流”的重力作用一样,是一种无可更改的自然规律。与其指望自己“用强大的意志力对抗诱惑”之类,不如换一种脑筋,直接避开干扰源。

“滚下网络、滚出你的家”,就是一种逆向思维。

全世界最烂的论文

经历过大学时代的人,都会对拖论文这件事记忆犹新吧?

我们的豆瓣小组里有个成员,是对自己要求特别高的那种,有一次面对一门课程期末论文的任务。在期末之前1个月,她就知道了论文的题目,却迟迟没有动手。直到还剩最后一个星期了。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这个也不算什么。许多人会把论文拖到还剩三天,甚至一天呢。

就是恰好在截止日期之前一周,这位成员想通了。她意识到:为什么我一直不能动手呢?原来不是我“懒”,不是我不想写好,是我太担心写不好。我不就是担心把这篇论文写烂吗?但是又能有烂到哪里去呢?干脆,我就先写一篇全世界最烂的论文看看!

心里的屏障一旦除掉,她迅速完成了初稿——好像也没有那么烂。更重要的是,迅速完成初稿,为她赢得了时间。于是,在最后交稿之前,她把论文又改了两遍。最后这篇论文的成绩是“优秀”。

经此一役,她得到了一个最重要的启发:“烂的开始是完成的一半。”

你一定听说过另一句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成功”这个词,往往太模糊了。怎样才能算“成功”呢?相比之下,“完成”可能就具体得多。完成意味着整件事要做完整,不能有遗漏。哪怕细节再好、局部质量再高,没有完成,再“完美”都没用。

有些人会因为追求“完美”,陷入了难以“完成”的境地。这些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如果你也曾为了写一篇论文,查了无数篇文献,然后把它们统统下载到了你电脑的硬盘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么多文献如果你全部仔细读过,应该能写出一篇相当“完美”的论文;这也意味着,你很可能根本无法读完其中哪怕三篇,而更可能是在截止日期前夕抱抱佛脚,匆忙浏览一些,引用一些,交稿完事。

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
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只换到“烂结束”。

所以当你为质量而忧虑,迟迟无法迈出第一步时,不妨允许自己迈出最“烂”的第一步。如果这“烂”的一小步能帮你争取到时间,那么“烂开始”就能转化成“好结束”。这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这下我能跑步了

“四月不减肥,五月徒伤悲,六月徒伤悲,七月徒伤悲,一生徒伤悲……”

从前,有位姐姐一直念叨着这句话,一直说要慢跑,却一直没有付诸行动,一年一年徒伤悲下去。直到有一天,她突然能跑步了。并且到现在仍然坚持着这个习惯。

发生了什么,让她能跑步了?

有人猜她“谈恋爱了”,也有人猜她“失恋了”,有人猜她“买了跑步机”,也有人猜她“报名参加了比赛”。

但其实,她根本没有用到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办法,或者原因。她只是发现,可以一边跑步,一边听有声书。

就是那种在手机里、在mp3里都可以听的有声书。她一直有这个爱好。但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可以把听书和跑步两件事放到一起做。原先她觉得,跑步又辛苦又枯燥,难以坚持;后来她发现,一边听书一边跑,就可以有效地转移注意力;再后来,跑步成为了新的习惯,甚至是新的爱好。
一件无聊或看似无聊的事,总是容易被我们拖延。但如果你能找到一件“有聊”的事情,跟它绑在一起做,并且能两不误,那前一件事就不容易拖延了。这下,你也能“跑步”了。相对于那种逼自己“坚持”的思路,这个也是一种逆向思维。

John Perry和他的结构化拖延法

为什么挑战拖延症——也就是“战拖”——这件事那么困难呢?根据我的体会,往往是因为,拖延现象的背后,悖论丛生,错觉密布,“拖延症”这种东西似乎比我们精神中“昂扬向上工作”的那部分,更能抓住我们的内心,所以没有经验的新手,经常会被打得一败涂地。

既然常规思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那么逆向思维就特别重要了。有时候,换一换脑筋,就能柳暗花明。

回到开头的那个例子。还记得你每次面对备考或者其他头痛的任务时,打扫房间就变得格外有吸引力吗?平心而论,如果往常打扫房间是你一直拖着不愿做的事情,那至少现在你不会拖延“打扫”这件事了。

那是不是利用这一点,作为对付“打扫拖延”的一种办法呢?答案是肯定的。John Perry是斯坦福大学的哲学教授,他很早就总结了这种现象,并提出了他的“结构化拖延法(structuredprocrastination)”。这个方法可能不属于普通意义上的“战拖方法”,却颇有市场,也广受关注。Perry老先生本人,甚至因为这个方法,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这显然也是一种逆向思维。而且据老爷子的宣称,效果还不错。这不,他把这个方法和另外一些战拖经验,总结写出了一本书,并且,由我们的拖友成员翻译成了中文,现在就摆在你的面前。来感受一下吧!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中文的“战拖”语境中,严格界定的“拖延行为”,是特指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推迟行为:1.后果消极;2.无必要,本可以避免。如果一项推迟行为是经过理性权衡之后的主动选择,并且也确实带来了积极地后果,那它并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拖延”。所以无论是“结构化拖延”,还是“结构型拖延”,还有本书的标题“拖延一点又何妨”,这些直译可能都是不够确切的。不过还好,这应该不会影响你的阅读,也不会让你拖着不去尝试这个新办法。

这不是一本常规意义上的战拖书,作者不但在“对治思路”上独辟蹊径,在写作语言上也是轻松风趣,一反许多此类书籍严肃凝重的风格。看惯了那种略感压抑的书,或许你也想换一换口味了。如果作者的“结构化拖延法”对你有启发,或者是这本书里提到的其他经验技巧帮到了你,又或者你对其中的内容有任何疑惑,欢迎访问我们“战拖会”的论坛“战拖学园”,跟数万拖友们一起讨论。毕竟,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拖;毕竟,在单打独斗难以奏效的时候,你也可以试试这份逆向思维——求己不如求人,并肩才能战拖。

衷心祝愿正在阅读这本书的你,战拖顺利!

3 条评论

  1. Deeplyl

    写的不错。特别是前几章提出的几个对于人的心理分析的观点,非常有趣

  2. 拖延症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恐惧别的东西。结构化拖延法看起来不是“挑战拖延”而是“战术性拖延”

回复 Deeplyl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