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是个梦”治疗帖营养很丰富,引发的热烈回应也超出预料。在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帖子收到了1000多条回复。作为组里当时唯一一个持续得比较长的治疗记录帖,这个帖子被我置顶了,在小组介绍里也专门添加了链接。“完美是个梦”虽然没有接受我让她一起当管理员的邀请,但在自己更新帖子期间一直很用心负责。目前回帖已经到了12页,她在帖中最后一次出现是在第7页,去年的7月25日。但她为了方便大家,在首贴加的分页“电梯”,却持续到了第8页。
一年之后,很多原帖中的内容早已经忘掉,印象最深的却是心理医师给“完美是个梦”做的一个试验。当时我刚读过《格式塔心理咨询与治疗》,识别出这是格式塔疗法所开创的“双椅”试验。我自己没有经历过,但从她的描述看,的确是效果惊人。这就是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虽然这个试验不保证每一位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都能给你做)。这部分据说看哭了不少人。我自己看到那部分的时候,也是热泪盈眶,描述的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映。
“完美是个梦”的这部分在原帖第一页约四分之三处,链接如下。另外,我也专门在本帖下边再粘一遍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742195/?start=68
=====
附:“完美是个梦”帖中的双椅试验描述
和医生的第三次见面
“……他提议做一个实验:我同时扮演两个内心中的我,开始对话。这个实验我下面会描述过程,在实验之后,他又总结了几点,然后今天的见面就结束了。
“这个过程描述起来比较混乱,而结果也是我预想不到的。怕看晕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到下一帖的结论部分,不影响的。
“医生挪过一张稍高的椅子,让我先坐在高椅子上,设想现在我所代表的是我心中那个强权的我(Ms Perfect, 医生如是叫。简称P),而P的面前是我心中那个用拖延来无声抗议的我(Ms Frightened,简称F)。我先开始扮演P,用一贯的语调开始和F对话,比如“你需要做到完美!你一定要成功!”而稍后我坐回原先的矮一些的椅子,扮演F,回应刚才P所说的话。如是往复了大约十来回合。
“在一开始的两三回合,我很有些不以为然,而且因为看过了The Now Habit,在扮演P的时候,下意识地用比较温和的语气而不是命令语气,也不时转头去看医生。医生一直在旁边,小声引导着我的对话,如在我停顿时,他就提醒我一些我想说的话,让对话继续下去。
“三四个回合之后,我似乎真的进入到F和P的世界中去,我不再扭头看医生,自顾自地讲着话。
“当我是P时,我的语气越发激烈,都是指责和失望:你怎么就一点自控能力都没有呢?做到完美有那么难么!你真失败!当我是F时,如一个委屈的小孩,有些惰性,想时不时偷些懒,所以怎么做也不能让家长满意,小声无力地辩驳,慢慢开始相信自己做不到自控做不到完美就很失败。这样又过了几个回合。
“医生这时启发扮演F的我,你也开始同意自己很失败,那你怎么做呢?我脱口而出:我不愿意去想这些,我讨厌面对自己很失败的事实!我要做些别的事,随便什么事,游戏、上网都行,只要能够不要让我想起这些讨厌的事!(这时我心中很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关于自己为什么拖延。)医生又启发我说:F,你大胆地和P说出你的想法,告诉她,她的行为让你不开心,告诉她你希望她怎么做。我先是有些胆怯,在他三番两次的鼓励下,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边想边说:我想要有时可以偷偷懒。我想要有时可以不那么强,虚弱点,多依靠些别人。我不想你再用这么严厉的语气跟我说话。我需要你多给我一些鼓励。不对,我需要你多给我很多鼓励。我太需要鼓励了。不要总跟我说我很失败,告诉我我已经比很多人做得更好了。……我冲口而出说了很多很多,似乎把心里的很多委屈都一窝蜂倒了出来。
“医生提醒我切换到P,问我,听了F刚才的话,你有什么感想么?我沉默了一会,心里的愧疚不停累积,似乎自己真的对一个小孩犯下了这样的罪行。我开始叙述:我以为这样会对你好,看来我错了。我不该那样对你的。我真的错了。我心里很抱歉,非常抱歉。非常抱歉。(在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开始情绪失控,眼泪大滴大滴地落下。真的很心痛,看我对自己做了多么错的事!)医生给了我一张纸巾,但没有停下来宽慰我,只问我,那你以后会怎么做呢?我对着F说:我希望你做到完美,但是不完美也无所谓。你已经做得非常非常好了,我一直以你为荣。我承诺,我会鼓励你,宽慰你,不会再用那么严厉那么无情的话指责你了……
“医生这时结束了实验。我回想着过程,很震惊。(隐隐怀疑自己是不是人格分裂-_-)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看着玄乎,我自己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是正是如此发生了。无论如何,我更加看清楚了我自己的内心,看清楚了内心的矛盾冲突,也明白了解决之道:不是让一个我不停地压制强迫另一个我行动,而是应该给予足够的鼓励支持和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