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表
今天把我的手表召唤回来了,很多年没有戴了。很新鲜,一会儿看一眼。
我觉得它对于我改善时间观念,做好记录都有好处。(今天忘记带手机了,原来是用手机看时间的,难道是我找回旧爱,手机这个“新欢”闹情绪了?呵呵。其实可能是因为这样一来,手机的作用变小了,所以我容易忽视它了。)
于是发现早晨从起床的预设闹铃到抵达办公室需要将近2小时了,不短啊。
看表狂人——掌握自己的时间
今天也因为没带手机,加上好奇自己到底怎么使用自己时间的,晚上又要出去玩儿,综合起来,今天看表次数在30次以上,呵呵,新鲜劲儿啊。
因为看时间方便,所以在晚上出去玩儿的过程中,较好的控制了时间,我的时间估计有偏差,但是很快就被发现了,从而得到有效控制。这算一个收获。(吃饭的时间没控制好,导致后来狂吃,老公心疼的说,不着急慢慢吃啊,带这个表干什么啊,要不也不至于这么赶咯,呵呵。)
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大致知道了今天的路上花费的时间,还有工作中时间的分配。我发现我每天大概有3-4小时可以自己支配,其他是上班,休息,吃饭,路途,洗漱花掉了。我想时常留心的话,一定会慢慢对自己的时间有更好的了解和掌控。
回来的路上,我忽然想起来,原来磨蹭的时候,常常是拖了很久,反复的纠结,最后让我改变状态而去行动的,往往是在看了一眼表之后。看表让我明白,到底耽误了多久,基本上比想象的短,也会有意外发现时间过去这么久(往往是下午会这样),然后我就可以比较理性的面对和处理时间。这方法如此的有用,以至于我颓废和纠结的时候,有时候不愿意看表,不愿意面对现实呢。
总之,戴手表很简单,不比我们用电脑看手机,时常可能顺手就用电脑/手机干别的了,而且比电脑/手机更方便,而且是我们将心理时间同钟表时间结合的好工具,往往还更直观。向大家推荐,我们一起珍惜时间、掌控时间。
高地清风
手表对于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差很多的人,的确是一种很重要的提醒。
不过主观时间跟客观时间之间的差别,我觉得至少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内在时钟——不看表,估计当前时间的能力;一种是任务耗时预期,对做一件事具体需要多少时间的恰当估计。这两个完全不一样,我前一方面感知很准,一般前后差别不超过10分钟;后一方面则一塌糊涂,实际耗时通常是预期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