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发展心得记录

——重新定位以及准确的自我认知

记下一些心得,告诉自己,一步一步来,每天进步一点点,我都可以为自己高兴。

这段时间应该是个很重要的转变。所以会比较难受。所有情况并不是那么顺利那么乐观,仍然在反复,仍然在挣扎,但要知道每天好一点都是进步。

一开始的目标很单纯:攻克拖延症。可是通过探究自己和病友们的病症、成长经历,发现拖延症原来有很深的根源,而拖延现象只是这个根源所引发的表面症状之一。随着深入分析,我发现了拖延症的根源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的根源是无理由的自卑情节——而自卑的根源,则是自我认知和评价的不准确。

通过对同组一些病友的调查,我发现我们都有相似的童年经历:小时候比较聪明,父母比较强势,对我们的教育管制很严。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这个小时做完什么作业、下个小时读完哪篇课文。由于我们的天资稍好于同龄人,又有强势的父母严加监管着,所以我们的成绩很优秀。
潜移默化中我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少年时期的那种压迫,也习惯了优秀,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优秀。我们的优秀不会引来表扬,偶尔的失误就会被责骂(也许不是来自父母老师的责骂,而是自己也习惯了优秀,所以不能允许自己的失误)。我们已经习惯了
我们自己都认为,我们优秀是正常的。(所以才会导致后来如此惧怕失败,不能面对)

自小受到的管束多,导致自我监控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再导致大学后远离家乡突然失去了外界老师家长的束缚,可是自我压力还在,也就是那个优秀的光环还在,可是自我管理能力很弱。又害怕失败,害怕光环不再,于是就潜意识里开始逃避。

我们完美主义。内心觉得自己要做好,能做好,一定必须做好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行为上信心不足,害怕失败(因为习惯了众人眼里的优秀——自卑与自负的矛盾统一),越想成功越怕失败;简单的事嫌麻烦,懒得早开始,困难的事觉得还没准备好,“时机”不对,于是拖啊拖,(也就是逃避。。)拖到deadline之前,没的“时机”可选了,于是动工,累得死去活来,无奈我们真是有能力啊,于是每次都能死里逃生,侥幸心理被加强,(还有就是,潜意识里看到自己花别人十分之一的时间也能做到和别人一样好甚至更好的时候,那种优越感被加深,我们潜意识里其实是享受的)于是发誓以后再也不这样了可是下次依然照旧。恶性循环,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失去信心,更加逃避。

完美主义还体现在,不完全准备好的事情不愿开始,总觉得最好的实际还没到;做事喜欢掐着整点开始,比如说我想三点开始看书,可是不小心三点零一分才关电脑,那么也要磨到三点半才开始看书(这就是我今天下午五点想看书可是现在十一点半了还没关掉电脑的原因);做事总是拖着不开始,可是一开始就一定要做完(比如我老是不肯洗衣服,但只要一开始洗了一件就一定要把堆积下来的所有全部洗完);还有买东西一定要把所有样式看一遍,看不全就是不肯选;写信时或写文章时,写错一个字都会撕掉重写,看不得一点瑕疵;等等。

6 条评论

  1. “我们自己都认为,我们优秀是正常的。(所以才会导致后来如此惧怕失败,不能面对)”,看到这里很有同感。这好像就是被内化了的“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的典型表现。从某种角度说,我们也许被小时候老师和家长的“表扬”给毒害了。参考斯坦福心理学家Carol Dweck的著名实验:http://www.geekonomics10000.com/394

  2. 我仔细看了那个实验。。真是很惊人啊,我只是在很多年后才依稀觉得评价“勤奋”比“聪明”更适合长远发展,没想到这是有科学实验支撑的。。想想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老师父母都以孩子聪明为骄傲,这样的氛围似乎让我们也默认了聪明才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于是就想表现得更聪明,甚至取得成绩了还羞于承认是因为自己的勤奋(是不是因为还受到像“勤能补拙”这类思想的影响,觉得一个人需要勤奋是因为智商不够。。),总之一直以来“聪明”是比“勤奋”更受用的。。
    文章里最后说“被夸聪明简直是一种诅咒”,这诅咒的恶果却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一点点体现。。这时已经根深蒂固了吧。拯救的方法大概只能在今后一点一点修正对自己的暗示。去年在组里看到一篇文章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从那时起我就有意识地纠正自己对聪明和勤奋的偏见,还和父母简略谈了一下这个问题,他们还是理解并赞同的。。

    • 看起来你的父母起码挺开明,能跟你沟通;A群里的一位资深群友,在跟父母讨论这些的时候,父母只认为是她在嫌弃他们的教育方式不好,表现得十分抗拒。
      关于这个实验及Mindset Theory,Carol Dweck教授写了一本书叫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大陆译本叫《心理定向与成功》,台湾译本叫《心態制勝》。我和appw都很推崇这个理论。

  3. 看了一下那个实验,真的挺震惊,同时再次感叹我为什么不早点知道这个小组。

    似乎我们总是喜欢被夸聪明胜于勤奋的,高中的时曾经还有同学熬夜复习非说自己是看球赛的,我们高中有一个口号是“学好、玩好、一路走好”,虽然听着很牛逼,很潇洒,但现在想来其实引导的思想非常不好。我们理所当然的羡慕甚至崇拜那些玩得很疯还学习很好的人,尽管不承认,对一些通过勤奋获得好成绩的同学却有一种潜意识的不屑。我们嘴上说不要做书呆子,其实潜意识却是带着一种侥幸和偷懒,谁都希望用更少的代价去换取想要的东西。就像同一件衣服你花了100,而我砍价只花50就买了一样,有一种赚到了的暗爽

回复 高地清风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