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2008-12-05 22:51:40 完美是个梦
总结几点医生强调的以及我自己的感想吧: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未长大的小孩,引导他,鼓励他,而不是命令他,指责他。而我们脑海里那个强权的声音,可能是从父母、老师那里习来,也可能是别处。两个都是我们自己,我们痛苦的根源便是这两者的矛盾:一个苛求完美,不停命令另一个要努力,稍有松懈便指责其失败;一个因为受指责而越发恐惧失败,为逃避现实而不停拖延。
所以,内心的冲突矛盾才是症结所在,拖延只是症状。解决的办法,就是逐渐改变那个强权的声音,改变其对我们心中的小孩的说话方式,让他们共同合作,而不是互相冲突。内心的和谐统一是问题的关键。如果做到了,解决了根本问题,拖延才能根治。
(2)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今天想方设法让心中的两个自我统一了,可能明天,固执的两方又重复过去的矛盾了。要明白这种反反复复是必然的,并且坦然接受。只要我们是朝着积极的大方向前进,那么就是好的。
(3)走出完美主义的误区,提高自己的灵活性。苛求完美的我们,往往要求一切按照原定计划一丝不苟地发生:早晨七点起床,每天学习八小时,晚上十二点前准时睡觉。哪怕晚起了十五分钟,我们心中也有遗憾,这一天不够完美。要是晚起了两个小时,我们便沮丧地判定这一天废了。这种认知实际上是错误的。真正完美的人,不是刚性地执行这些计划,而是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即使因为一些主观或客观的原因,自己没能执行计划中的其中一步,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往下继续就是。十二点前准时睡觉算完美,为什么十二点四十就不是呢?大不了晚起四十分钟,只要我保障了足够的睡眠,不就可以了么?而保障足够的睡眠不正是我的初衷么?
(4)在改变拖延习惯、更有效利用时间的实用方法上,医生强调了两点:
(a)建立激励机制。这点我之前提到过。我目前的做法是在我决定学习一个小时前,我许诺好自己奖励,可以是一些犹豫着要不要买的东西,也可以是一段娱乐时间,或者可口的食物。我把这个许诺写在便签纸上,贴在电脑屏幕上。目前为止效果很好,我专门列了张表,记录自己成功得到的奖励,看着它们一点点累积,很喜悦。
(b)利用边角料的时间。这点在爱书更爱赢的帖子“拖延症的根源其实是完美主义的15条铁证”里,五万英尺提到过,我非常同意。假如过二十几分钟有个会议要参加,那么通常这二十几分钟在我心里都是垃圾时间,顶多上上网什么的。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有整块的时间才能开工呢?有这二十几分钟时间,为什么不能利用起来呢?当然这时间短,或许看不完一篇论文,但是,看个三四页总可以吧?现在看完三四页,一会儿不就能少看三四页么?这也是上文所提到的要增加灵活性。
十八
2008-12-10 00:31:13 完美是个梦
上周六前都不错,之后又颓废了。前文我也强调过,这种反反复复是必然的,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也一直告诉自己准备好迎接这样的退步,但是真的退步时,却还是很难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容忍黑暗/然而阳光已使我的悲凉/成为更新的悲凉”。“想到”跟“做到”真是有莫大的差别。五万英尺说得很对,认清自己拖延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但也仅仅是“认知”而已,解决了“认知”的问题,离行动还有十万八千里。久而久之形成的行为惯性,大得让人猝不及防。
深呼吸,深呼吸,停止这种哀伤,开始客观地分析解决它。
1.这几天是如何拖延的?
以下是流水帐:
第一天:为了奖励自己努力工作了两三天,我决定奖励自己好好玩一天,这一天,什么任务也不要去想,专心致志地玩。于是我这么做了。这天不该算作拖延,因为我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另外我认为,一周之内有一天好好玩是完全必须的。更合理的应该是双休日两天,但是我最近任务很紧,所以改成一天。但是这一天对后面是有影响的,因为打断了我之前的状态。
第二天:当天有一个工作任务,原先在给导师的短期任务计划里有,而且需要尽快做完,隔日发给导师。但是我心里有些胆怯这个任务,因为很繁琐而且很费时。到了学校之后,打算先上网一会再开工的,结果便停不下来,万恶的网络。。。(是我自己的错啦)。一整天废了。晚上情绪有些许低落,但是还是乐观地想:这种间歇性的反弹是正常的,明天加油就行。
第三天:需要赶上昨天的任务,而且当天还有一个新的任务。因为一直下雨,所以就没有去学校,企图在家学习。其实以往类似的教训一万遍了,在家根本没法学习:弄个床上小桌放笔记本,一天到晚窝在床上,一看电影就停不下,一看书就犯困,能学习么?于是以往的教训再次重现。当晚情绪更低落了,想到向导师承诺过每次小任务后都发个报告或是结果给他们,这次是做不到了,就觉得很烦燥,出门趁着圣诞促销胡乱买些东西才平息。
第四天:心里压着任务,很早就醒来,却因为一个梦未完,想知道结果,于是继续睡。很晚到了学校,没有丝毫学习的决心,仍旧是上网。一直提心吊胆,怕导师发信催,但是还是不肯动工。情绪更更低落。到了现在。
2.有任何停止拖延的尝试么?
不停地有要停止上网、开始学习的念头,但是一直被打压下来,理由大约是:现在差不多是午饭时间了,先玩着吧,饭后开工;我的一整天都这么颓废了,整天都只好自暴自弃了;我情绪低落,需要看些开心的东西来让自己高兴起来。
也有不少时刻,有开始反省的念头。而且我也一直很清楚地知道,只要有那么一瞬间,我的意志力坚强一些开始反省,那么回顾我之前所做的那么多思考,我就能立马意识到自己这些拖延是没有必要的,自己可以马上开工的。但是我发现,我心里的某一部分抗拒让我进行这些思考,因为它也深切知道,一旦开始思考,就没得玩了。
3.打算怎么解决?
我想了如下几点:
(1)既往不咎,我不会再纠结这几天的过失。
(2)我知道我在进步。这退步的经历证明治疗拖延症确实会有反反复复,即使已经找到病因。但是,这一次我比以往更快地走出低潮。以前颓废的周期通常是两三周,而且最后走出时,并没有思考相应政策,只是心态上打算重新开始而已。这次我只颓废三天而已,而且我会想好对策,使以后颓废的周期更短。我在进步。
(3)每天划出特定的、充裕的时间来上网。上网在我心里一直是跟学习对立的,我心里一直认为它是坏的(当然有积极的一面,但是我因为上网浪费太多时间了),所以原先的计划里,打算只在饭后休息等垃圾时间才能短暂地上上网。但是,我的网瘾太深,不是一天两天就戒得掉的,我压制了自己三四天少上网,最终结果就是又反弹了三四天全都在上网。我决定对自己宽容点。从现在起,我规定自己每天必须上网三小时,而且我会累计计时,必须上满三小时。上午半小时,午饭后半小时,晚饭后半小时,睡前一个半小时。这三小时是我对自己每天努力工作的奖励。
(4)加强自己心里要思考的决心。我很好奇那个唆使自己不要思考的声音来自何处,下次颓废时一定要好好追踪一下,也想和医生探讨一下。止住行为惯性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既然我弄清楚了问题,那么一旦我下决心,我就能慢慢改正,关键是要不停地下决心。
(5)不停开始。不要因为一个失败的上午就放弃下午和晚上的时间。不要因为一个失败的白天就放弃晚上的时间。我要强化一个意识:无论何时都不算晚,无论何时我都能开始。重复那句话:keep
on starting, and finishing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6)寻找工作状态和休息状态的顺利过渡。我同意不少书上所说,轻松地玩,才能高效率地工作。但是对我而言,似乎每次一有什么打断了我的状态(momentum),就很难再接上,总要颓废上一段时间。这次我接连三天都很有状态,然后休息了一天,之后就找不到之前的状态了。怎么过渡,是一个问题。
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