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2008-12-13 02:20:00 完美是个梦
**************这两天的情况**************
在周二晚上反思之后,并没有多少起色:周三和两个朋友事先就约好的,吃吃喝喝加逛街,晚上也累得不想学习;进度落后计划已经五六天了,周四重复前几天的套 路,一边焦虑一边玩,当晚决定通宵,结果玩起游戏,熬到四点钟,整天整夜下来学习了还是不到一小时,悻悻去睡;周五,也就是今天,没有变化。
相比以往,我的自责少了,反复对自己强调“既往不咎”。但是,当连续错过两个短期任务期限时,又越来越焦虑了。原先曾向导师承诺过每个短期任务期限后都向他们汇报,于是现在就很怕跟他们发邮件,也很怕他们发邮件问我进度。
*************和医生的第四次见面*************
这次见面时间仍旧是不到两小时,我倾诉了很多。这次的谈话从我的近况讲起,之后比较发散,讨论了我的完美主义的倾向,和与之相关的我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似 乎仍旧侧重看清问题,还没有很具体的克服这些的对策。我写起来思路比较乱,好几次反反复复整理,还是觉得不易理解和阅读,而且内容和过去写过的有不少重复 的。宁缺勿滥,我省略那些重复的,简单讲讲医生所讲的重点吧。
1.跟随医生的引导,我慢慢说出自己这些日停滞不前的原因。我重视开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想对于我来说,好开头大约都是成功的四分之三 了。因为没有开好头,因为我这几天荒废了,我现在有几个任务要赶,我就觉得自己不是在一个比较好的开头。为什么开头这么重要呢?因为我认为,开好了头,往 下才有可能做得比较好;如果没有开好头,比如现在,十天的工作量我已经浪费了六天,我便觉得即使剩下的四天,我紧赶慢赶,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够好。而我讨厌 做得不够好。以前有考试、比赛等,我都拖延,最后结果还不错,得到别人表扬的时候,除了一丝窃喜,我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如果我早些开始,我应该会做 得更好的。我总是这么想(当然,却没有任何一次我能早些开始的)。而也因为没有开好头,所以我总担心往下的时间不够,总担心即使匆忙赶出来结果不好。而时 间就在我的怀疑和担心中消逝了。
医生举了个长跑的例子:长跑的时候,我开始得不顺利,不像自己预期的那样快,相反,落后了不少。我反复想着:我落后了,我得努力赶上了!可是,时间在流 逝,我望着还很遥远的终点,气馁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到达,也认为即使最后到达了,成绩也不理想。这样的想法交替在我脑海出现,我的能量都耗费在这样的斗争中 了,而没有抓紧时间跑得更快。过得久了,我甚至开始怀疑坚持的意义,考虑退出了。
这正是我现在所经历的,我就问医生,那该怎么做呢。医生的建议是:如果这些想法真的能鼓励你的话,那么也是可以的。但是既然这样的想法不能鼓励你,那么就 该想着换一种方式激励自己:不去看终点,只看着自己的脚下跑,不去想结果,只想着:管它呢,让我先跑过这个坑再说,让我过完这个小土丘再说。
2.他叫我比较我前几天状态好的时候和这几天状态差的有什么不同。我提到一点:工作的性质不一样,前几天的东西,我可以很好的量化它,比如安排一小时重看两篇 论文;这一阵的工作主要是修改模型,这很不好量化,而且不好保证,可能我想个五分钟,灵机一动,就想出来了。也可能花十小时也想不出所以然来。
在他的引导下,我慢慢意识到,我习惯性地把这些难以量化,没有保证的工作留到最后,因为那些可以量化的、有保证的工作能够给我带来成就感,而这些则太不确定:我担心自己花了时间却还是没有产出,因而不愿意投入。让我拖拉的,往往是这部分的工作。
医生提了两点:
(1)改变自己的度量标准:从注重结果到注重过程,意即,不再考虑最后的产出,而只强调我投入的时间:为自己专心致志地想模型一小时而奖励自己(哪怕最后什么结果也没有),而不是一定要为建好模型而奖励自己。
(2)告诉自己:我现在要开始专注学习一小时了。我知道自己确实不喜欢做研究,但是这一小时跟研究无关,跟研究完全无关,我只是借此来检查一下自己的专注和自控的能力,别无他意。这是我进行的自我训练,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一些自己不乐意做的事。
3.正视自己的恐惧。因为凡事要求尽善尽美,对自己期望高,所以我特别恐惧失败。医生曾和我讨论过是否有办法降低自己的恐惧,比如说,试着降低自己对自己的期 望。但我觉得很难做到。或者是直面恐惧,害怕黑暗,那么就到黑房间中去。但我很疑惑不解,如何做到直面恐惧,既然事情还没发生?他的一个建议是,和我的父 母交流,告诉他们我的现状,告诉他们我失败的可能性。这个在我仔细考虑后否决了。1.他们不能理解;2.他们帮不上忙;3.他们会担心我。所以这一点,我 至今还没想好,希望下次能讨论得清楚一些。
4.他强调自我对话很重要。但他也说,自我对话是久而久之形成的,不能马上就改。但是不意味着不能。道理我们都是知道的,都知道该怎么跟自己讲话了(参见前文),但是目前就是做不到。
今天写得很马虎,大家见谅。心头压着三个任务,明知该专注脚下,做好眼前,却还是忍不住焦虑。下次好好整理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