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无忧休闲,高质量工作
“拒绝享受现实的生活”是我们所能涉及的拖拉问题中最为悲剧性的一面。
我们需要用无忧休闲来让自己的身心一次次地恢复生机。
拖延者认为自己的生活“停滞不前”,只有一个微弱的希望:某一天他们会变得有序而成功,从而可以真正地享受生活。(笔记者注:这是一个幻想,除非自我改变,否则不会有转机)
工作狂和拖拉者在没有工作的时候都心怀内疚。
如果知道工作不会剥夺你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享受,你就能更容易地应对一项大型的任务。
计划好、安排好的无忧休闲,会让你知道前进的道路上有歇脚的驿站。
玩的越开心,工作效率就越高。
有些人花费很多年的时间去完成某项工作,而另一些人却能在两年甚至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完成大量的研究和写作工作。智力和情绪问题并不是区别这两类人品格的根本因素。真正的不同之处,似乎是那些花3-30年时间去完成博士论文的人所承受的痛苦更多一些。
一心一意地工作与一心一意地休闲,在享受人生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把休闲当成生活中的一个优先事项,是学会战胜拖拉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所建立起的自信,都是基于自己可靠的创造力和有了新的发现之后的激动心情。”(Winnicott《玩耍与现实》)
在被教以如何迎合社会期望、不迎合就会有惩罚的过程中,这种在学习中获得的稚气的激动就会一去不复返。
危害巨大的是那种恶性的教育方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太过频繁地传递出“我们都很懒,有可能会成为糟糕的拖拉者”的信息。
无忧休闲可以让你早年在学习、解决问题、参与挑战性活动的过程中激动的心情渐渐地苏醒过来。
“推动法”假定人类从本质上讲都是懒惰的,只有把他们吓得胆战心惊才会给他们带来动力;“拉动法”则假定我们从本性上讲都是充满好奇心的。
承诺在未来对艰苦劳动进行回报,对于我们当下选择做什么并没有多少影响。相反,生活中更加及时而确定的回报,比如休闲、见朋友、吃冰激凌,所产生的是及时、确定而且可以触及的快乐,更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要控制你的工作习惯,你必须让工作周期变得更短(痛苦更少),让回报更频繁、更及时(更加快乐)——将短周期的工作、休息与回报结合起来。
即时习惯策略运用逆向心理学方法,将“努力工作,努力玩耍”这个伟大的美国传统略作改动:“为了使工作更有效率、效果更理想而努力玩耍”
一旦在项目上完成了某些高质量的工作,你的自我控制感就会增强,同时得到增强的还有你对“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方面能力的信心。
那种从工作中赚取到时间的奇妙的感觉,增强了你与朋友们一起享受生活的能力。
你因为很想把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到工作中,所以会感受到想要重返工作的动力。
(卡洛斯)对玩耍的投入有如对工作的投入一样。很明显,他从中获益匪浅。而到重返工作的时间时,卡洛斯就重返工作,没有一丝犹豫,因为他感到充实、活跃、满足。
与即时习惯策略更加相容的工作,表现为一种对使命的忠诚。
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等资质的男男女女,充分挖掘出个人的能量与创造力的资源,创造出了超常的人类成就。
(笔记/高地清风)